Z世代理想中的主管長什麼樣? ──管理00後新鮮人的5個關鍵重點
如果你在Google上搜尋「Z世代 工作」,就會看到一堆描述這世代工作態度消極的新聞。在根據我過去帶過的10以上Z世代新鮮人的經驗,我的直觀感受是:「他們其實不懶、只是需求不同。」
所以我在這邊整理了五個,
我認為在跟他們協作上需要注意的事情
.
.
.
▋一、提供目標,但不過問中間細節
Z世代最討厭的 -
就是整天問「你在幹嘛」的主管。
他們不喜歡被盯流程、被問進度、被碎念細節,
但不是因為懶惰──
而是因為他們習慣「用自己的步調做事」。
結果是對的就好,為什麼中間我不能偷休息?
重點在於建立「結果導向」的合作關係。
- 只提供大概方向與目標
- 只回饋成品內容
- 只在他們求救時提供所需的援助
剩下的一律尊重他們的規劃能力
不是放任,而是能接受對方的文化
Z世代需要的,是願意「放手又接住」的主管。
- - -
▋二、追求工作效率,但也重視情緒價值
Z世代的有個很有趣的點:
「我是來工作的、不是來當受氣包的。」
所以情緒上遭受到的消磨、有時候跟扣薪差不多。
所以當事情做不好的時候,盡量使用中性的詞語
在不影響個人價值感的情況下去做溝通
「你怎麼這麼粗心,下次不可以了。」(X)
「下次一定要避免這個狀況好嗎?」(O)
同時這代人非常在意「被看見」和「被承認」,
有時候一句「這件事的這個地方你做得不錯」
就足以讓他們開心一整天。
- - -
▋三、尊重專業,也能陪你解任務
Z世代喜歡有主見、有觀點的主管,
但更喜歡能「一起思考」的主管。
什麼意思?
不是給一個模糊的方向就走了,
也不是事事都要照你的做法。
而是願意在需要的時候,陪他們討論落地的細節。
一句「你覺得這樣做行不行?」
就能讓他們更想把事做好。
這是一種「彼此尊重」的工作模式,
不是上下級,而是共同解任務的隊友。
- - -
▋四、能拒絕不合理要求的主管,超加分
當團隊被上級刁難、當事情搞砸了,
你是選擇「把責任往下丟」,
還是選擇「先解決,再一起檢討」?
他們想看到主管願意「為團隊發聲」,
而不是「轉傳命令」,甚至當壞消息的擴音器。
很多Z世代其實很清楚一件事:
這個世界不是公平的,很多制度也沒那麼理想。
所以Z世代的尊重,不是建立在「你比我厲害」上,
而是「你願意站在我前面擋風」,這是一種情緒連結。
願意出手擋子彈的主管,會被Z世代視為「自己人」。
- - -
▋五、把職涯和工作結合,讓他們為自己努力
其實我真的覺得,Z世代的員工並不是不願意積極
很多時候只是他們不知道「要為了什麼努力」
他們討厭被當螺絲釘,同時無法在工作中感受到未來
所以我們必須得常常陪他溝通「他的工作價值在哪」
我很常會開門見山地問他們
"下一份工作想去哪"以及"為此要累積的技能是什麼"
並思考現在的工作內容如何更協助達成對方的目標
一旦對方能體認到「我的工作可以獲得我要的」
他就會更願意為了自己多拚一點點
- - -
▋結語:我們不是要管他們,而是跟他們並肩
Z世代不喜歡權威,
但很願意追隨一個「有人味」的領導者。
他們不會因為你職級高就聽話,
但會因為你做人的樣子,願意為你撐傘。
從今天開始,少當一點「長官」,多當一點「隊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