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人講師透過AI知識來賺錢,應該被罵嗎?──價值,本來就不是由"資歷深淺"決定的

最近在thread社群上看到一些討論:
「某些AI講師內容超淺白,卻收費很高.....」
「只是翻譯國外網站,也敢開課?」
「連自己都還在學,怎麼好意思出來教?」

我滿常看到素人講師被這樣質疑,
在這邊,我有幾個觀點想分享:

你可以:
● 質疑一位講師講得不夠深入
● 批評一堂課程不值得那個價錢
● 指責對方用不成熟的內容誤導了學員

但唯一不能攻擊的,是「為什麼敢收錢。」
讓我用以下幾個觀點來說明為什麼:
.
.
.

▋「更厲害的人不收費」≠「其他人不能收費」

很多人會說:
「更厲害的AI大神都免費分享耶,他憑什麼收費!」

但現實是:
- AI大神講的內容,很多新手連聽都聽不懂
- 國外網站很多資源,但英文不好的人無從下手
- 即便是中文的資源,也不代表大家都有通路獲取

願意免費,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沒錯;
選擇收費,是一種對提供價值的承諾。

收費教學這件事,說到底就是一筆交易
當需求被滿足的價值大過價格,就是划算的交易

我收了一個人三萬元的學費來教他AI
只要對方聽完教學,覺得「內容對得起價格」
那便是我創造了三萬元的價值,跟資歷無關
資歷和背景影響的,是"對方願不願意付這三萬塊"

所以,一個人能夠營利、就是他創造了信任,
既然他已經創造了信任,就不需要為他的受眾擔心。


- - -


▋有些路,剛走過的人更知道細節

我在大學時期,比起教授,
更喜歡聽助教講課和問助教問題!
沒有其他原因,因為更好懂而且更直觀。

剛跨過菜鳥階段的人,更知道:
● 哪裡最容易卡關
● 哪些資源最實用
● 初學者真正會踩的雷是什麼

因為記憶還新鮮、方法還在用,
甚至連錯誤都還記得清清楚楚。

不是所有人,都需要權威教會他所有細節,
有人只是要一個導遊,帶他更快的走過眼前的路


- - -


▋有些人,不推他一把不會自己走

  問大家一個問題:「一模一樣的課程內容,免費上課的人和付費上課的人,誰的課後滿意度會比較高?」

  答案是:「付費上課組無論是出席率、配合度還是課後滿意度,通常都比免費組更好。」

在台灣,任何乾貨只要免費了,
就是在說:「歡迎來糟蹋我的心血。」

因為你的錨定價值從零開始:
學到一半不學了,也沒有任何損失。

所以學費,就是最好的原動力。
- 至少他們不會隨意的缺席
- 至少他們試圖做些筆記來回顧
- 至少他們想實踐來賺回自己的學費

因為人們珍惜的,往往是自己的付出。


- - -


▋創作者之前,我們必須得先是商人

現在大家都喜歡口碑成長的方式:
打磨內容、不搞噱頭、經營人脈,等待哪天被看到
但除非天降貴人,不然這種方式注定成長緩慢。

因為這就跟你開了一間餐館,
但不放招牌、不掛布條的一樣荒謬。
只有閒來沒事的鄰居(和小偷)會關注你

創作者,只有一個核心任務:
「替受眾帶來更多能創造價值的內容。」

所以我們必須擁有"適合創作的餘裕"
- 賺了錢,才會有更多時間創作
- 賺了錢,才能優化設備或軟體
- 賺了錢,才會對內容有更多的要求

我看過很多天賦異稟的講師,
因為只願意停留在免費分享的階段,結局就是:
熱情燒盡、耗盡時間、資源匱乏、淡然退場。


- - -


▋結語:

說到底,所有你想獲得的知識,
基本都能在網路上免費資源中找到。

一個人如果願意學跟有能力學,
早就找到資源,並開始行動了。

付費教學始終是為了那群:
「學習需求還沒被滿足」的受眾存在的

一個講師無論資歷或者背景夠不夠格,
只要能夠說服並滿足這些學習需求,
就可以收費、值得收費、甚至應該收費。

如果真的覺得某個講師沒資格收費
比起指責他收費,有一個更棒的解法:
「提供一個更便宜、品質更好、效果更棒、
 擴散度更高的上位替代,讓他徹底失去市場。」

Next
Next

如果你感覺自己很笨,那也許才是對的路‎──Work Smart其實只是一種事後諸葛的說法‎